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1又是一年二月二,李村要舞龙灯。二月二,是中国民间所说的“龙抬头”的日子。奶奶对我说:“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要是能拔下龙须摆在家里,那福气可就大喽!”
中午吃完饭,学校昆曲社团的胡老师把参加社团的我们叫到昆曲教室化妆换衣。大概化了两个多小时的妆以及衣服,终于好了。我们背上书包,陈老师叫上美术社团的同学,大家出发去李村。
到了李村,大家下了车,一股寒风袭来,感冒的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村民也许头回看小学生唱戏,分分从演正戏的大堂上赶来,看站在石灰地上的我们唱唱跳跳。
在这么冷的天穿那么薄的衣服(薄薄的.一层纱),真的是对我们的折磨,每个人都冻起了一层鸡皮疙瘩。我们唱的是昆曲《游园》和《牡丹亭》。精致的戏服,娴熟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目光,在他们眼中,我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戏曲家,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
一表演完,我就飞快跑到姑婆加卸妆,为的是早点写完作业看龙灯。刚才完饭,我就让奶奶带我去看灯。走到大厅门口,草龙已经被替换成了两条小龙,一条黄龙,一条红龙。各位舞龙的村民娴熟地舞着龙,生动地体现了龙追龙追的可爱、天真与活泼。看完小龙,奶奶带我去看大龙。大龙是每家每户的一小 ……此处隐藏6085个字……花开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花呀?于是家家户户就开始爆米花,龙王被救下来后,爆米花就成了习俗。
啊,二月二这个风俗的来历我真正弄明白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15在我们富饶的县城里,有一个在万物复苏之际,东方苍龙初露头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这是为什么呢?
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二月二,龙抬头。”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希望!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惊蛰过去,二月二便也过去了。于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驱毒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有的地区,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
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总之,各种各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