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由来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由来的作文1又到了清明节,我想起了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人们悼念已逝亲人的沉闷气氛。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说起清明节不得不提起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一天重耳饿晕在地上,跟随他的介子推, 四处找食物也没找到,眼看重耳奄奄一息,介子推忍痛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喂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重耳做了国君之后,就封赏所有跟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没有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便隐居绵山。后来,有人向重耳谏言说“要是没有介子推,大王那有你的`今天,介子推才是最大的功臣啊!重耳一听,十分惭愧,便派人寻找介子推,得知介子推隐居深山,不肯接受封赏,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那知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仍不肯出山,在这场大火中活活的烧死掉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介子推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禁忌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的食物。现在清明节取代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扫墓也称为上坟,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4 至4月6日。扫墓时,人们要带纸钱、水果、酒、食品、 ……此处隐藏3322个字……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由来的作文8“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