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15篇)

更新时间:2023-04-19 05:06:24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习俗作文1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节日,我们的孩子总是想着节日,因为每个节日,学校都会放假。虽然作业比平时多了一点,但是还有时间休闲玩耍。

我喜欢假期,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因为八月的中秋节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

这里很棒。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妈和奶奶都会给我们包月饼吃,因为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赏月。妈妈和奶奶坐的月饼很漂亮。表面看起来不像大蛋糕,但上面的图案就像雕塑家雕刻的一样。其中我最喜欢月桂花花瓣的花纹,不仅如此,还有鲜面和洼地做的。主要陷阱是:红糖或白糖,然后加入一些芝麻、坚果、花生和葡萄干。做的月饼,不管是蒸的还是做的。只要端上桌,就会有一股清香可口的味道,让你口水直流。

我喜欢中秋节。院子里,全家人是主桌,吃着月饼,喝着桂花茶,欣赏着天上的圆月。有时候,如果不在家的`家人不来,我们会一边想着他们,一边赏月。当我们看到天上的月亮时,我们想看到我们爱的人。俗话说“每逢佳节,要为亲人着想”。

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种类繁多,但我仍然喜欢在家吃月饼,因为它们感觉很香很甜。

我喜欢假期,但我更喜欢家乡的中秋节。因为中秋节代表团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多好啊!

家乡的习俗作文2

我的家乡在东北,东北的春节和其他地域的风俗大多相同,比如春节 ……此处隐藏5215个字……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家乡的习俗作文15

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我县农民有自发跳班龙舞的习俗。班龙由长凳相连,每座桥长约1.8米。它是用竹条做成的,用来做水龙头、牛肚、牛尾,涂上棉纸或丝绸,再涂上或贴上龙麟、云钩。龙身饰以红色蜡烛或灯笼,长100多米。

2月14日,秦琴村的.村民早早地打扮好了班龙的龙头和尾巴。晚上,整个村子都在等着班龙跳舞。夜幕降临,伴随着鞭炮声和20xx多人的笑声,一个巨大的班龙在夜风和灯笼中来回舞蹈,让人眼花缭乱。伴随着锣鼓,打得慢可以跳得慢,打得快可以跳得快。劲舞激情四射,大开眼界。

所谓“板凳龙”,是由龙首、龙腹、龙尾组成。有锣鼓开路,有烟花鞭炮带路,阵容很大。表演过程中,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男人拿着一条长凳参加表演,长凳首尾相连。一般有几百条长凳,200多米长。跳舞时,龙游走了,势不可挡。跳龙舞的村民们齐心协力,要么举,要么举,先是小步,然后快跑,再快跑,绕圈跑,牵着龙尾,“火龙”变成了“火圈”,闪闪发光。随着激动人心的鼓声,流动的光圈越转越快,越转越诡异。有时形成“同心圆”,有时扭曲成“大麻花”,有时上下跳跃.鞭炮声更加密集,夜晚升起白烟,“火龙”在烟雾中出没。龙不见尾,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家乡的习俗作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