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程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6-06 10:48:54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的历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1

《科学的历程》是一本关于科学史的书籍。

《科学的历程》表现出了两种编史方法的融合。一方面,吴国盛集纳了传统的科学史史料,在很多问题上延续了传统科学史的叙述方式。另一方面,吴国盛对很多问题的叙述又表现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可以使普通读者既可以了解作为大众语境之下的科学史,又可以看到吴国盛这位导游所发现的独特景观。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因为作者的学术研究横跨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两大领域,因此也注定了本书的一些特点。在对一些历史事件描述时,既能让读者钻进去,又能让你走出来,对有些问题进行了适度反思。比如在谈到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时,除了对纺织、蒸汽机的发明进行了一番描述外,作者认为“工业革命基本上是在与理论科学无关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却马上带动了相应学科的发展。科学自此越来越面向实用技术,并形成了科学—技术相互加速发展的循环机制”。阅读此书有点像登山时找到一位高水平的导游,在引领你看景的同时,还能陪你谈古论今,思考原由。

本书还有两个令同行刮目、让读者感激的优点:一是插图丰富,并且随文在版面周边出现。这样能使所叙述的历史事件更加生动、直观、亲切,关键是能使读者有一个想象空间和印象,并长留在他的脑海中。二是这次第二版作者弥补了初版的缺陷,下大气力补充了注释 ……此处隐藏617个字……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

从这来看,科学是一种梦想,或是一种信仰!

历史是真实存在的,那些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是通过血的教训得出的,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因为人们能以史为鉴,博古论今。

科学史就是科学的历程,但科学史不是科学与历史的简单组合,不仅仅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它能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在科学已经无孔不入的渗透了人类生活的今天,我们不再对身边的科学表现出惊奇,人们对科学已经无动于衷,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回顾科学的历程,因为读史使人明智,阅读科学的历史将科学时代的我们变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科学史中充满了各类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对人们有很多启发,以人们耳熟能详的几个科学界传奇故事为例,牛顿在苹果树下睡觉被苹果砸到,从而使牛顿陷入沉思,最终奠定了牛顿在力学界的巨人地位,这告诉我们要敢于想象,留心生活中的事物。

“以太”的错误提出与“以太漂移实验”的失败告诉我们要敢于质疑权威,但实验务必要精确。

炸药发明者诺贝尔在遗嘱中将巨额财产建立了世界性奖励基金,用来奖励对人类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希望炸药带来的财富能补偿人类,这不仅启发了后人,更让人们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现在,了解科学成了一项迫切任务,因为科学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人们对它的了解又太少,仅有的了解常常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如果人们能通过科学史全面的了解科学,那么科学一定能更好的造福人类。

《科学的历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