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读后感15篇

更新时间:2023-05-13 22:17:01
《雷雨》的读后感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雷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雷雨》的读后感1

今天,读完了曹禺所着的《雷雨》,感触颇多,现来小议。

故事是围绕封建家庭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这本书写的很成功,可以说是我国改革探索时期的一个里程碑。

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见作者长吁了一口气,笔者用键入似的笔法刻画了一个虚伪的烂好人----周朴园,心地善良的鲁氏母女,敢爱敢恨,似王熙凤似的富贵太太---樊漪,被封建制度所压迫剥削的供热让你代表鲁大海----鲁四凤的哥哥。

作者轻描淡写了每个人的.行动和语言,但恰到好处,从侧面映出周平和周冲对封建社会的不满,鲁贵在权势面前的阿谀奉承,以及鲁大海敢站出来伸张正义,反抗旧社会,但最终是个悲剧。四凤和周冲相继被电击中,周平开枪自杀,最后尾声只是两个小孩在精神病院讨论疯了的四凤。

这本书给我的其实是争议是永远站在高处的,不是没有争议,而是争议太高了,我们必须努力爬高才能看到。

还有一点,什么事情都要冷静思考之后再做,要努力争龋读完之后,我突然觉得我应该从现在做起同黑暗战斗!

《雷雨》的读后感2

如果说,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诗的辉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说是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优美的收获。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 ……此处隐藏4421个字……先生的《雷雨》。

轻车熟路,来到首都剧院时候尚早,于是就顺便在对面小馆子把晚饭解决了,以前有过饿着肚子看话剧的经历,那滋味可不好受阿。因为是纪念曹禺先生,所以在不大的大厅里面立着许多宣传板介绍这曹禺先生生平。走在人群中,我发现来看雷雨的大概分为三类人,一类是老人,他们年逾花甲,大多和老伴一起搀扶着,我们不知道他是第几次敢看《雷雨》了,也不知道这样的'老人心中的《雷雨》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我发现在剧场内,最专注的就是他们;

还有一类是学生,其实这并不奇怪,比起动着几百元的演唱会票价,这里40元一张的学生票绝对价廉,何况物还这么美;此外,我还看到了好多的日本人,细细一想才发现,《雷雨》曾在日本上演,盛况空前,至今也影响着一代日本人,他们无疑是会场内最闹的一群人,也许日本是不会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吧。

《雷雨》的读后感15

戏里面不被认同的反面人物,资产阶级剥削者周老爷,他在年轻时,心中也是充满了爱,他与丫鬟侍萍相爱,直到老了也还是对侍萍念念不忘,并保留下与侍萍有回忆的物件,这表示他并不是完全在玩弄侍萍。

他的下场是可悲的,两个儿子横死,妻子疯掉,唯一幸存的儿子并不认他,一个老人家孤零零的度过残生,多么可悲呀!剧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周冲,演他的同学把这个人物演的`淋漓尽致,周冲是那么善良天真,他喜欢四凤,但他知道四凤喜欢周萍时,他并没有生气不满憎恨,而是由衷的祝福,这一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可惜他生在了那么黑暗的社会里,他美好的理想无法实现。

周大海在这里是最有个性的,他不甘受剥削,带领群众进行反抗,他是多么勇敢,正是有他这样的勇敢的先驱,我们现在才能过上好日子。社会无时无刻不需要这样的人。以上我是对剧中男性的感受。

《《雷雨》的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