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读后感(15篇)

更新时间:2023-05-12 02:13:38
夏感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感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感读后感1

有一本感动人心的书,名叫《夏洛的网》。我在二年级时就看过这本书,可我一直反复地在看它,每一次看都不禁再一次被它感动。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只名叫威尔伯的小猪和一只名叫夏洛的蜘蛛的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生活着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以及其他的动物们。威尔伯佩服夏洛捉苍蝇的本领,夏洛也同情威尔伯一家陆续被卖掉的遭遇。一个夏日,朱克曼夫妇和阿拉布尔夫妇要将威尔伯做成熏肉火腿的消息传入了小猪的`耳中,正当威尔伯悲痛欲绝、哭天喊地的时候,蹲在网上的夏洛轻快地说:“你不会死,我救你。”夏洛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它连夜在网上织出一个个奇迹的字眼,大家以为这是上帝传递的信号,都信以为真,不但打消了杀死威尔伯的念头,还把它当成了一只了不起的“王牌猪”。它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变,一日三餐加至一日四餐,朱克曼一家每天都给它洗澡,还用脱脂牛奶护理它的皮肤和毛发,整个猪显得光彩照人。后来,大家又将它送去集市参加比赛,在大赛中赢得了特别奖。威尔伯再也不用担心被做成熏肉火腿了。

可是夏洛老了。在它帮助威尔伯获奖后,它已经衰竭的没有力气再回谷仓了。它很平静地和威尔伯告别,并且把帮助威尔伯当成自己提升生命价值的方式。威尔伯感激夏洛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更感激夏洛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它也想为夏洛做点什么,便决定把夏洛最后的杰作——卵袋,包括里面的五百十四个卵平平安 ……此处隐藏11721个字……在农村的农民也难见到了。

文中说“夏天的色彩金黄的”,我觉得这是以偏概全了。作者所谓的“金黄”无疑是指“麦浪”而言的`。其实,从发黄到成熟期间也不过十几天,这对于整个夏季来说,只是其中一小段时间,其余大多处于葱茏的绿色之中。作者在文中还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发出旺盛的活力。”就这些描写,你能从中看出“金黄”吗?

就文中对“高粱、玉米”等的描写,也印着旧时代的印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是农民,曾从事耕作。那时提倡的是“带田”种植,即在麦田中套种玉米或高粱,带到麦子成熟时,其中的玉米或高粱也长成与麦子等高或略高一点。麦子收割后,农民又会急于作玉米或高粱的耕耘管理()。时下的情形是,麦子是不间杂其中作物大面积种植,待麦子收割后,机耕深翻,然后种下玉米。所以麦子收割时,是见不到“举着喇叭的高粱、玉米”的。

文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这种紧张的场面如今也不见了。麦子成熟后,只要有两三天的晴好天,收割机一到,地里一转就只剩下满眼的麦秸残骸,农民们则带着饱胀胀的粮袋归仓入库了,甚至连汗也不洒一滴。文中所写的“挥镰”“弯着腰,流着汗”的情景,对于如今的孩子们,只能在故事里出现了。麦子收割以后,于是就遍铺农家肥,顺便洒上除草剂,直到玉米成大,地里也没有半根草刺;除了适时给庄家追追肥,其真实的情景可以仿拟白居易的一句诗:“田家少忙月,五月人倍闲”。可见,所谓“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这一说法,显然是过时了。

总之,作者对于夏天的描绘,既不适合当今的实际情形,也不适宜于四季如春的南疆。当然,这里丝毫没有否定文章积极的思想性和语言表现的“刚性气质”的意思。

《夏感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