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红楼梦》有感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读百遍亦未必解得作者其中意味,何况一、二遍乎?需重读,复读,一读再读。书中包罗万象,而我只从儿女之情写吧。
恰好复翻书以温之,以便文章,却随手翻至第十九回良宵、静日之时,看宝黛对答卧谈,不免兴致又起,遂一气读完此章。后自感脸上犹带笑意,甚觉意趣。
最近在读《三国》写的时候竟不自觉咬文嚼字,恰之、以便起来了。我每晚写日记也有所感,每每我看哪本书时,日记的文风便有偏向,非我刻意,实乃随笔而出。想年初看《红楼梦》时,也被影响,恰值自己陷于感情漩涡之中,二月九日日记写道:“看《红楼梦》的缘故,进来总是莫名伤感起来,感情丰富到稍一转念就要掉泪”。以前,我可是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啊!
时隔近半年来写读后感,竟不知从哪里写起了,仿佛从合上书的那一刻,宝玉黛玉香菱探春等人物于我只是过客,书即合,烟消云散。可闭目思之,谈笑嬉闹,形容举止,皆跃于脑海,一直伴我,从未离开。
想第一次读时,把她只当小说来读,遇到谈词作赋,也不细看,更不细想,到不识之字竟自跳过。到第二遍方细读之,默其句,解其意,才得知其好处。待我读第三、四、五遍时,更能知妙处所在,回视今日之作,唯有笑矣!
读《红楼梦》有感2前些日子,读两本关于季羡林和鲁迅的书,两位大师在书中谈到读书 ……此处隐藏12029个字……迷在“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全文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故事为主线,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为暗线。
《红楼梦》一书包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也有人称《红楼梦》内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全书结构十分新颖,开篇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掩去内容的实质,使整部小说按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人物中,人物如“过江之鲫”,个个色彩鲜明,生气勃勃,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即便在同一个人物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其中我最痴迷的人物莫过于王熙凤了,她为人八面玲珑,惯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最令人痴迷的是她那泼辣的性格,众人皆唤她“凤辣子”,作者把她的泼辣体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最让我为之叹息的人物便是薛宝钗了,她性子温柔,教养得体,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也绝对的“听话”,即使她明白贾宝玉对她并无意,但她也听从了贾母的安排,嫁给了宝玉,且别无二心。即便是宝玉出家,也没有离开贾府。
让人唏嘘的角色是黛玉,她母亲早逝,她也是个体弱多病的主,即使与宝玉互相喜欢,但也因寄人篱下,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嫁,最后郁郁而终。宝玉与宝钗大婚之日,黛玉便逝世了,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孤零零的离开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凄美爱情使人泪目,也体现出封建社会的阴暗。
《红楼梦》一书,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多得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