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4-21 13:41:07
《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读后感1

假里,学校给老师们推荐了一本叫《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的书。这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亲子教育专家谭旭东新作,本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例讲解,针对1—6岁、7—12岁的孩子,分年龄段,对应相应的详尽细微阅读方案,可操作性强的细则指导,非常实用。

作为一名老师和妈妈,这本书内容对我挺有用的,既可以指导平时的教学,又可以在亲自阅读方面给予建议,于是一路读下去,勾勾画画,也收获颇丰。

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要做一个读书的人,我想父母要做一个读书的父母,那我们老师也应该做一个读书的老师;要享受读书的乐趣;要阅读经典和名著,其好处是可以培养耐心,培养思考力;读书有方法,可以随读、细读和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要远离坏书、少读流行书和少看电视,少上网;六年级学生如何高效阅读和文学名著导读等有关阅读的方方面面。

作者在这本书的“六年级学生如何高效阅读”中讲到自己女儿的一些阅读方法,作者就不让自己的女儿写读后感,更不要求孩子回答任何问题,讲什么道理,还会经常鼓励孩子读一些少年报刊、《儿童文学》等杂志,以补充语文课的不足。再看看自己的阅读教学,我也是让孩子读过之后要摘抄优美词句,写读后感,也许孩子带着任务去读,就会有一 ……此处隐藏1870个字……》等杂志,以补充语文课的不足。写读后感,也许孩子带着任务去读,就会有一定压力,本来快乐的阅读体验没有了,就如同让你看过一场电影后要写观后感一样,一下子就没有了观影的乐趣,因为有任务!对书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也有同感,如作者认为现如今有人提出的“海量阅读”、“主题阅读”都是功利性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识字量不多,理解力不够的时候,就要慢慢读,用心读,读懂,读透,才能体会到快乐,才有收获。等识字量大了,理解力也强了些时,就要尽量读整本的书,或者多读一些,优美生动的.文字,培养自己高雅的阅读兴趣,给自己的阅读增加一些难度。如果一开始读书就追求“海量”、就扣着“主题”读,那还有什么兴趣和快乐而言呢?

教会孩子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是我给予孩子最大的财富。

孩子的阅读,不仅仅是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家里和平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我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带动了孩子读书的兴趣,开发了孩子的潜能,培养了孩子好学的习惯,同时提高了孩子的综合素质,教会孩子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的机会,更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加强,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增进家庭的沟通。

所以,无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我自身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文化修养上的提高。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的孩子会对我说:“感谢妈妈给予了我最大的财富,教会了我热爱读书并懂得怎样读书!”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种子!

《《爸爸妈妈,我该怎么看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