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3篇

更新时间:2023-04-21 10:48:19
资治通鉴读后感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治通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资治通鉴读后感1

汉武帝历史上名气很大,这名气估计跟他在位时间长有关系——他执政的时间整整有54年(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相比之下,汉高祖才19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188年),吕后10年(公元前187年到公元前178年),文帝23年(公元前177年到公元前155年),景帝14年(公元前154年到公元前141年)。所以,整部《资治通鉴》的汉纪九至汉纪十四都是讲汉武帝一朝的史事。

整体的感觉,汉武帝个人素质和能力不如前面几位皇帝,但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的成绩却亮点很多:比如驱逐匈奴,拓展国土;比如设立太学,传承文化;再比如,凿空西域,促进交流,等等。与此同时,汉武帝治下出现了“人相食”“卖官鬻爵”“酷吏佞臣”等帝国衰落才会有的恐怖景象。一些影响后世的改革举措,比如盐铁专营、重农主义产业政策,也引发千年争议。总之,这些成绩不能全算在汉武帝头上,而是有文景之治的国力积累。

写汉武帝的汉纪九,开篇就是干部队伍建设和选人用人问题。汉武帝是出了名的求贤若渴,经常让人打广告招揽人才,然后亲自“策问以古今治道”,参加面试的动辄百余人。更重要的是,汉武帝还发明了举孝廉的推举制,用制度化的命令要求各地各部门的高级干部有推荐人才之责,不推荐和推荐不合格的都要惩罚。

从组织管理学角度看这些做法是正确的,构建了组织再生产的内在机 ……此处隐藏2881个字……。太后笑着说:“妇人才爱得更深啊!”此时,触龙已经成功让他的客户把自己当做朋友来聊天。

紧接着第二步,触龙给太后设下一个诱饵,说道:“老臣还以为您爱女儿燕后要多一些,爱长安君要少一些。”太后说:“您错啦!我爱长安君更多一些。”太后果然上钩,于是触龙便引出一段道理来,说道:“父母如果爱孩子,就会为他们考虑很长远。当初您送燕后出嫁时,悲泣不舍,想到出嫁到燕国太远。在女儿走后,您并非不想念她,但每次祭祀都要为她祷告‘千万别让她回来’,您是为她考虑长远,希望她的子孙在燕国都相继为王啊!”太后只得承认。

说完燕后,触龙第三步便正式引入到长安君的话题,有燕后之事作为铺垫,此时引入正题是绝对安全的。触龙从赵国的历史现象开始谈起,他问道:“从距今三代以前上溯到赵国建立之时,赵主的子孙王侯的后嗣现在有还在的吗?”太后答:“没有。”触龙说:“为何他们会被历史淘汰以致绝嗣?因为他们地位尊贵,俸禄丰厚,却无功劳。现在您让长安君有尊贵的地位,给他好的土地和很多贵重的.宝物,而不让他对国家有功劳。一旦您去世,长安君将如何在赵国立足?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短浅,所以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这段话与上段话作对比,逻辑清晰地阐述了怎样为燕后考虑长远,而怎样为长安君考虑短浅,使赵太后不得不心服口服。触龙使用这两段话术,把赵太后带入到自己的逻辑思路中,最终将其说服。于是赵太后并未“唾其面”,而使长安君到齐国做了人质,齐国出兵保住了赵国安危。

纵观触龙的三步营销策略,是见微知著。表面看起来,在唠嗑家常中轻而易举便将客户说服,而其中的技巧很是值得玩味。先将硬的软化,让抗拒的心理慢慢放开,然后从旁一步步引入正题,以逻辑思路牵引着对方,其话术的艺术性可以作为营销学中的经典案例。

《资治通鉴读后感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