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4-21 05:07:28
从此以后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此以后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此以后读后感1

翻开这个故事,开篇作者营造的平静氛围瞬间被一场大火毁灭,随着被火灾毁灭的,还有隐藏着的人性和随着真相被层层剖开又渐次升华的爱。

英国作者罗莎蒙德勒普顿的小说《从此以后》讲述了一个充斥着爱与人性的故事。格蕾丝一家有着近乎完美的生活,一个十七岁的女儿和一个八岁的儿子,但在儿子亚当八岁生日当天,学校教学楼着火,在学校当助教的女儿珍妮被困火海,格蕾丝充进火海救女儿却被倒塌的墙体砸晕。醒来后,格蕾丝发现自己与女儿珍妮的灵魂脱离了身体,两人的生命都岌岌可危。

看到焦急的丈夫和年少的儿子,格蕾丝想要回到身体中,回到他们的身边,但却又不能抛弃境况更糟糕的女儿。在与女儿陪伴飘荡的时间里,格蕾丝与女儿珍妮渐渐发现了事件的'真相,女儿曾经遭受的威胁与恐吓漏出了真相,身边认识许多年的人有不为人知的一面,被曲解解雇的老师也有隐藏着的一面,而格蕾丝自己却只能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无能为力,她只能在真相一层层剖开时与女儿勇敢面对。当真相大白,原来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女孩罗伊娜指使儿子亚当放的火,只为了少女心中无法消弭的嫉恨。

整个故事在格蕾丝的叙述里一一道来,曾经觉得不好相处的丈夫的姐姐莎拉,以为她不近人情且占有欲强,在事件中却发现她勇敢、聪明且充满正义,在格蕾丝倒下后帮助照顾了她的家庭并坚持不懈找到了真相;以为相识多年的梅茜有着幸福 ……此处隐藏1061个字……期物质的`奖励和世俗的成就再不是人的后半生的目标了,在面临着健康、朋友、财富以及权利的丧失的时期他们更多考虑的则会是能给人类以精神的启示的追求。

人在五十岁之后会逐渐地知道且看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刻意追求结果。五十岁之后的人们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淡个人荣辱,努力作为却不企求结果。

有人曾说:“孩子和老人最接近神灵”。很多人在人生的后半生中往往能恢复孩童的天真无邪,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吧。

作者用了大量的关于老年人的童话故事说明人在五十岁之后即人的后半生时期的各种心理和状态改变特点:智慧和天真相结合,现实主义和魔力相结合,生命的尽头成为生命的开始。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我的爷爷。我爷爷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人人都说爷爷现在已经老年痴呆了,做事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谨慎而又拘谨。相反,他一改以前性格而喜欢“任性而为”:从前属于“妻管严”的爷爷在奶奶面前再也不会胆怯了,以前给我们一点点零花钱都小心地背着奶奶的,现在都大方买各种孩子喜欢的玩具零食带家里。以前爷爷奶奶家里的家务活都是爷爷一个人操持着的,现在直接甩手什么都不愿意干了。

所有人都说爷爷命苦,没有享受好日子的明:现在家庭条件好了,人却傻了。相反,我觉得现在的爷爷才是他人生中最幸福而又享受的时光,终于不再为家务活辛苦,也终于不再需要为儿孙们操心了。现在的他就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希望爷爷能够多多享受几年不用操心劳累的日子。

经历过青年雄赳赳气昂昂的不懈奋斗时期,后半生的慢节奏生活成为了人生走向终结前的缓冲时期。同时回顾和总结人的一生,给予我们以过来人的启迪和智慧。

《从此以后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