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读后感11篇

更新时间:2023-04-20 19:25:17
《荆棘鸟》读后感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荆棘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荆棘鸟》读后感 篇1

难以想象读完这本《荆棘鸟》,断断续续用了我3个月的时间。用女儿的话来说,这就是所谓的蜗牛爬行,还是打着盹儿的蜗牛。

在文章的结尾,如愿以偿地看到朱丝婷终于战胜了自己,向从来没有中止爱她的雷恩“缴械投降”了。这圆满的爱情结局应该是文章中所有人,也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读者的愿望吧。爱情与其说是甜蜜的,真不如说是折磨人的。为了这个倔强、有追求、思想又独立的女孩,成熟稳重、充满魅力的雷恩用爱用耐心,用了七年的光阴来等待朱丝婷爱上自己。当然,朱丝婷一直以来极力抗拒着爱情和婚姻,是源于原生态家庭中外祖母与母亲的那种压制自我、放弃自我的不幸婚姻。

母亲梅吉是个坚强勇敢,敢爱敢恨的女性,但对于朱丝婷成长来说,梅吉是有过失的。梅吉把所有的爱给了戴恩,这个从拉尔夫身上得到的儿子。梅吉知道她永远也得不到拉尔夫,但她得到了他的儿子。可最终这个集一身宠爱的,从上帝身边偷来的,完美无瑕的教士儿子还是早早的回到了上帝的身边。无望的爱情,无爱的婚姻,到最后儿子的意外身亡,一度以为要从此击垮她,但是广阔无垠的德罗海达土地不仅给予了她倔强,还有坚强。正如她最后为了促成女儿的幸福所写的那封信所说的:“如果你以为我们在德罗海达这里靠哭泣而过日子,你就大错而特错了。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有意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你这团火光依然在燃烧着。戴恩的光明永远熄灭了。亲爱朱 ……此处隐藏19311个字……制,这是爱到深处的尊重,老红衣教主在看破戴恩是拉尔夫私生子的时候并没有戳穿,这是发自对一个优秀男人的欣赏和保护。主人公拉尔夫一辈子都在权力和爱情的两难抉择中受尽煎熬,古稀之年在戴恩意外身亡后方得知真相,他会后悔吗?如果再有机会,他还会狠心无视双方的深情走上一条寂寞的不归路吗?戴恩是他前半生的影子,那是梅吉所不知的拉尔夫,那么地完美圣洁。难道爱情不应该受到祝福吗?谁说爱情不圣洁的呢?只有在宗教的眼中,非此即彼的偏激中,一切的感情都被认为亵渎神灵。

从此书中,我们看到: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英国的移民国家,基因相同感情相通。海岛国家都有包容外向的特点,不怕改变勇于接受挑战生命力顽强。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荆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的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生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结。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拉尔夫的荆棘是宗教,梅吉是拉尔夫,菲是名节……这其实就是顽固守旧妥协,而克利里家的男人们,他们的荆棘是早期恐怖的教育把他们牢牢地禁锢在土地上。新的一代突破了自我,平等互相尊重,他们不再是彼此的荆棘,他们活得自由奔放。

三、我是那个梅吉,普通守旧害怕改变,宁愿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也不敢接受改变。

四、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反映人性,发人深思,优秀的作家总是点到为止,引人遐想。

《《荆棘鸟》读后感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