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乌塔》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乌塔》有感1在五年的语文学习中,我最喜欢的是《乌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环游欧洲的故事。
读了这篇课文我有深深地感悟。乌塔是一独立,会安排时间的好女孩。
记得有一次暑假大伯打来电话说:“让我去他家玩。”我兴奋不已。可是,大伯突然又说:“必须要自己乘坐公交车去,不准妈妈送。”我心中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过了一天,妈妈帮我把衣服收拾好了衣服,还给了我4元钱的车费。我垂头丧气的'出去了。我来到车站,坐上了公交车,我的心紧张了起来,会不会有人把我给绑架了。过了50多分钟,到站了。我急忙下车找大伯。可是没有找到。该不会让我走路到大伯家,我又不认识路。我的心里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过了几分钟,大伯开车子来接我了,我心中那朵幸福的云飞回来了。
经历这件事后,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学会自立,不要依赖父母才能完成某一件事。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读《乌塔》有感2课文《乌塔》介绍了作者在罗马遇到的一位大胆姑娘——乌塔。14岁的她独自挣旅费,独自做计划,独自游欧洲。
14岁的小女孩独自游欧洲?要不是课文所见,我还真当是一个笑话!要知道在中国大城市,爸爸妈妈绝不会,让宝贝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哪怕是独自下楼买包糖,父母也要千叮咛万嘱咐。
我每次骑车去小区二期玩,老妈总要打上好几个电 ……此处隐藏6221个字……成为一个“公主”,被人保护,不能成事。而与有良好性格的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相比,简直......外国人就像一头野狮,能任意奔跑,而中国人的后代却被父母“圈养”起来,"野性"就不得以释放,丧失了该有的生存本领。我羡慕乌塔有自立的品质,有独立行动能力。她也是一个细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规划,勇敢而又有思想,还敢反驳书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错误”。
我想,如果我们都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教育是为下一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受益匪浅的。
读《乌塔》有感15这篇文章主要讲了14岁的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文中的乌塔年纪虽小,但她自己安排日程和设计旅行路线,为了挣旅费,周末还到餐馆或超级市场打工。她的行为深深折服了我。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可以独立呢?难道学习就是孩子全部的任务吗?我还好,现在中国相当多的父母都把学习当作孩子的全部任务,恨不得孩子一天24个小时都在学习,不让孩子作任何家务,结果孩子变成了十足的书呆子。
在中国的家庭里,养尊处优的'孩子何只几个!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考上大学,年纪已经18出头的学生,自己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整理书包,每天还要妈妈跑到学校来给他整理内务。由此可见,中国的孩子多么缺少独立的意识。我们就像渴望飞翔的小鸟,翅膀长硬了,却被父母留在巢里,时间长了,翅膀退化了,就再也飞不上蓝天了。
乌塔是幸运的,她有亲身实践、品尝生活酸甜苦辣的机会。而我们呢,是幸福的,却是有缺陷的幸福。我要对同龄的伙伴说,走出父母的怀抱,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意志和能力。我要对中国的父母说,给孩子一片独立的蓝天,让他们展翅高飞,让爱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