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5篇)

更新时间:2023-04-18 05:05:59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钓鱼的启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父亲要他的儿子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到湖里的故事。文中告诉我们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想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的.力量。读文后,我感觉到这个父亲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为了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放弃了肥美的鲈鱼,给孩子换来了一条真理。这让儿子长大后不会越到道德界限,真的是用心良苦。这让我想起了意见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那时在老家上一年级时候的事情。上完大课间操,同学们都往教室里跑,此时,前面的一个同学从包里不经意带出了5元钱,掉在地上,我离他最近,我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很快将5元钱塞进自己的口袋了。

心理暗想:发财了。但是上课时,我的心里却总是平静不下来,心里一直想着那个同学焦急的表情。到底是把这钱还给那位同学呢,还是自己留下来了?我的心理不断地斗争着。当我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戚光泽同学,你来回答问题。”回答什么?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根本就没有听,也不用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我没有告诉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但是最终,我做出了至今也让我感到欣慰的决定:把那5元钱还给了同学。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感受到了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临着许多的抉择,关系到我们的成长 ……此处隐藏10210个字……鲈鱼捕捞日的前一个夜晚,小主人公和父亲一起去钓鱼,偶然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离鲈鱼捕捞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说要把鲈鱼放了,小主人公死活不肯。最后,知道父亲是不容争辩的,只好放了鲈鱼,那一晚的事情让主人公受益终生。

我觉得这个孩子是幸福的,他应该为自己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不为诱惑所动,坚持道德原则的人。故事中,孩子面对诱惑选择了“可以”,但父亲坚持道德原则坚持“不行”。父亲用不容争辩的声音让孩子知道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事其实也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记得有一次,为了不用车费,我准备用两粒石子来代替二元钱,因为每次上车,司机都不看着我们放钱,就这样,我选择了不道德的“骗术”蒙混过关。父亲知道后,就严厉地批评我。第二天上车,我投了三元,多出的两元是为了补上昨天的两粒石子。虽然我因为这个而少了零花钱,但是我不后悔。我还记得在这件事情的前几个星期,我在楼下玩,口袋里装着几个月的零钱——100元。不经意间,我看到地上有一张100元的钞票,我经不住诱惑,捡起来去花费了。当我喜滋滋的插着裤兜溜达回去时,发现裤兜里的100元不见了,我立刻醒悟,那张钞票是我自己掉的。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会让自己吃苦头。

我也有遵守道德原则的时候。我有一次也在下面玩,也捡到了45元钱。我想起了前次事情的'教训,在原地等失主,等了很久,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丢了钱,让我帮她找一找。我长长地松了口气,心情也格外的轻松。当妈妈接过钱时,好好地夸奖了一下,我心里乐滋滋的。

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我总结出一个道理:生活当中,我们不能被形形色色的“大鱼”所诱惑,要做一个坚持道德原则,品德高尚的人。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