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研总结(15篇)

更新时间:2023-05-15 05:08:29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校本教研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1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媒体的运用、资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过一两次的全员培训,就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新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中,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内有限的资源对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摆在农村小学面前的一个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重大意义和理论、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等,建设“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从实践层面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3、新课程标准:可以说, ……此处隐藏36200个字……经验,在上学期开展的“主题式校本教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1、教研组以团队打磨和主题式教研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

语文教研组根据老师所教的年级段分成“低、中、高”三组,各年级段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开展教学。前期团队互相解读文本——磨课——团队展示(一人上课,一人文本解读,一人说课,一人评课反思),做到公开课少而精。

数学组继续就课堂语言观察跟综教学。数学组由于人数少,年龄跨越大,开课的量少,但是他们团结合作,集体备课开展得有声有色。

2、以课题为核心,开展教科研活动,教导处陈丽丽负责的省级立项课题“基于课堂观察促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科研活动有机整合,制定了比较切合实际的观察量表,分别对老师的课堂语言进行观察分析,以以此为途径提升老师们课堂语言的有效性。

3、继续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西溪片开展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联片教研活动,加强了兄弟学校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互补。还借支教老师陈贵燕为中介媒介,开展了一次与瓯北一小的教学联谊活动,与会的老师受益匪浅。

五、回顾成绩,总结反思

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喜人的成绩:李智慧老师评上了县骨干班主任,陈丽丽老师荣获县说课比赛一等奖,邹肖锦老师评为市优秀班主任。陈丽丽、李智慧、邹肖锦、应牡丹、潘育苗、潘晓琼、陈洁、邹淑娟等老师在论文、征文、多媒体课件、儿童诗歌征集等比赛中成绩优异,学生获奖数更是枚不胜举。

当然校本教研的开展仍有许多反思之处:

1、教学常规的突击检查和推门听课会因领导工作忙而没有落实。

2、教研活动的开展有些老师时间观念不强。

3、教研活动的资料没有及时上传学校网站和校本博客。

《小学校本教研总结(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