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2-17 02:13:09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1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 ……此处隐藏10488个字……生进行尝试解答,应让学生给予解说,将新知识传递给其他同学,这一过程在教案设计中满意预设,在教学中,只匆匆让学生说了一下,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显的展现。在“做一做”的练习中,没有考虑到差生的情况,在教学中耽误了较长的时间。

2、教材准备不充分。首先是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本课应是在加强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上,处理多位小数或无限小数在生活中运用的问题。在教学中强调了小数的计算而轻视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造成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其次,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且一错再错。最开始的口算,只有8题,学生的速度相差太大,为了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将时间占用较多。例题计算时仍然按计划进行,片面强调计算,再次占时间,完全可以利用图上的结果直接进行四舍五入计算。最后的“做一做”没有及时讲清楚其中的捷径,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3、课堂中随机问题处理欠佳。如学生计算较慢的特点,发现了,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给予有效处理,致使后面的拓展练习没有完成。在如,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舍五入的基本方

法,还重复的匆忙地讲了一次,既没有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还浪费时间。在即将下课时,将全课的点睛之笔匆匆总结出来,没有形成书面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值得自我褒奖的地方:

1、在课堂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呈现中,先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想法,再进行讲解。在口算、复习旧知识和练习中,将知识点化解在这些练习中。

2、在做一做中,由于学生能力的强弱差别较大,他们的速度分化严重,快的学生早已经完成,让他们去帮助较慢的学生后存在问题的学生。

3、在即将结束时,适时总结知识点,虽然没有形成书面的语句,但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