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2-08 15:28:49
《望洞庭》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望洞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洞庭》教学反思1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他写本诗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涵虚、太清、徒等。

2、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意和主题,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律之美,并且熟背本诗,以此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优秀古诗词。

3、通过学习本诗,要求学生学习诗人的“自我推荐”的勇气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

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解题。

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

二、课堂学习

导入语设计: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

2、 ……此处隐藏12276个字……>

【教学片段】

师:读了“潭面无风镜未磨”你读懂了什么?

点拨:

未就是──没有,

磨就是──磨拭,打磨。

生:湖面上没有风,就像还没打磨的镜子一样。

师: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把湖面比作铜镜。

师: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还没打磨的铜镜。假如有风呢?还似镜子吗?

生:有风的话就有波纹了。

师:只有“潭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良好。

《望洞庭》教学反思15

《望洞庭》这首诗想象丰富,比喻新颖。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诗人通过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秋月图。

遗憾的是,在实施之中,由于条件有限,没有精美的课件展示洞庭秋月图,但幸得课本中的插图非常精致,值得一用。所以,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用上一些形容词来形容月夜下的洞庭湖,让学生展开想象,展开联想。

接着,就是理解诗意——安排了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

理解了,想像了,学生表达得还是比较流畅的,特别是文中三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出来,并能理解到位,感觉不错。

《《望洞庭》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