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青山不老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也日益发展,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显身手,加快了学生与语文知识的相融相通,电子白板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它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先进作用,我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利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重点。
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就巧妙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的:我把重点段落作为资源事先储存在白板中,当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我先出示了课文描写的那种绿意荡漾的画面,在学生有了直观感受的同时,又出示了课文中相关文字,“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根据学生回答勾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全”,抓住两个“全”理解句子,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如果在普通媒体课上,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就要把想突出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都事先编好颜色做成无数张幻灯片和各种链接才能完成,并且教师还要受电脑鼠标的制约,一次次点,不敢离电脑太远,很是麻烦。但这节课用“交互白板”就不同了。我们只要把重点段落作为资源事先储存在白板中,随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拖出来,随着学生对任意一个或几个重点词的理解用各种颜色在 ……此处隐藏11239个字……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略读课文,这应该放手让学生透进语言文字自主感悟。
上《青山不老》这一课时,我在总结前几篇阅读课文教学和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后,试着把握好阅读读文教学的“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通过本节课证明,学生是不能完全放手的。因为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学习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老师适时、适当的指导。但是,略读课文也不能过多的指导,以前我总是放不开手,生怕学生什么也不会,而过多给予引导,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
本课教学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和难以理解的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等,进行启发,把握引导学生的“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本课还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
联系实际、际深入思考是本课的一个成功之处。通过本个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第一个是开课开始增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联系资料或实际情况谈晋西北沙化现象,引发思考。第二个是在感爱老人生活艰辛时,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生活情况想象如果只有“三间房”什么家具也没有的情况下您会怎么过?还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爷爷在子女三番五次接他进城而他却坚持在山里生活时,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通过这种想象,使学生体会老人的精神。
教无定法,但对阅读课文老师的恰当引导会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的。